在成都开小红书工作室这半年,我踩过的坑比赚的钱还多

去年夏天在春熙路喝冰粉时,隔壁桌两个姑娘聊起”小红书代运营”,我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机会。当时刚从互联网公司裸辞的我,揣着攒下的8万块钱,在锦江区租了个loft就开始干。现在想想,那时的冲动简直像在火锅里捞硬币——又烫手又看不清。

成都小红书工作室实景

真实案例:客户让我改第8版文案时,我躲在厕所哭了

记得接第一个美妆客户时特别兴奋,熬了三个通宵做出方案。结果客户说”感觉不够成都”,我连夜加了熊猫元素;改到第五版又说”调性太网红”,我偷偷把滤镜从VSCO换成了黄油相机。最后一次修改时,甲方爸爸突然说”要不还是用回第一版吧”——这种折磨比在人民公园相亲角被拒绝还难受。

后来在”成都创业交流群”里吐槽,有个做自媒体的老哥说:”你们这些工作室啊,就像锦里的糖画师傅,看着热闹,其实糖浆温度差一度就全毁了。”现在才明白,小红书运营真不是简单P图写文案,得摸透平台算法和用户心理。

成都特色:为什么我们的工作室存活下来了?

跟北京上海的同行聊过,他们动不动就谈”百万粉矩阵”,我们却摸索出了”川味运营法”。比如帮火锅店做推广时,不会硬推产品,而是拍”成都人吃火锅的100种姿势”;给茶饮品牌做内容,就把”盖碗茶”和”奶茶”做对比测评。这种本地化打法让我们接到了不少政府文旅项目的单子。

团队讨论场景

内容本地化才是王道

在成都做小红书运营,必须深谙本地文化。我们团队有个”火锅理论”:内容要像红汤火锅一样有记忆点,但不能太辣让人受不了。比如推广某本土品牌时,我们没有直接介绍产品,而是策划了”成都人的一天”系列,把品牌自然融入早餐、通勤、夜生活等场景,播放量比常规内容高出3倍。

团队配置的”麻辣配方”

不同于北上广喜欢招海归,我们的团队更看重”接地气”的能力。文案必须会吃遍玉林路,摄影得能在人民公园拍出烟火气,连客服都要能听懂四川话版”锤子””老子”。这种本土化团队配置,让我们在服务本地客户时效率提升50%以上。

变现模式的”钵钵鸡策略”

我们摸索出”基础服务费+销量分成”的模式,就像钵钵鸡按签数算钱。比如帮服装店做推广,除了固定月费,每卖出一件衣服再抽成5%。这种模式让客户更有动力配合,我们也不怕”白打工”。现在稳定客户每月能带来8-10万的流水。

过来人的忠告:别被”月入十万”的鸡汤骗了

上个月参加行业峰会,有个大佬说”小红书运营是暴利行业”,我差点把嘴里的盖碗茶喷出来。真实情况是:我们工作室现在每月净利润也就2万左右,还要分给兼职摄影师、买素材版权。不过比起上班时的996,这种”旱涝保收”的状态已经很知足了。

最后分享个心得:在成都做小红书,与其研究那些花里胡哨的技巧,不如多去人民公园喝喝茶,看看大爷大妈们怎么摆龙门阵——真正的流量密码,都藏在这些市井烟火里。

就像这篇文章说的:”小红书运营的本质是建立信任,而不是制造爆款。就像成都人交朋友,不在乎你开什么车,而在乎能不能一起吃顿火锅。”(来源:相关文章

小红书起号需要多久?

在成都本地做小红书账号,起号周期通常需要2-3个月。我们做过测试,纯本地生活类账号前15篇内容基本都在养号阶段,粉丝增长可能每天只有个位数。但只要坚持输出真实内容,到第2个月会突然爆发,单篇点赞能破千。关键是要找到”成都特色+平台热点”的结合点。

小红书运营工资一般多少?

成都的小红书运营岗位薪资比北上广低30%左右,但生活成本也低很多。初级运营月薪在4-6k,资深运营能到8-12k。我们工作室给兼职文案开的价格是30-50元/篇,摄影师按天结算150-300元。比起大厂,这种灵活用工方式更适合初创团队。

小红书企业号怎么运营?

成都企业做小红书号有个误区:总想直接卖货。其实应该先做”成都本地生活服务号”,比如餐饮店可以发”探店vlog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