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万粉:我的餐饮店小红书运营血泪史
去年这时候我还在对着后台个位数的粉丝数发愁,现在店铺账号已经有了稳定8000+粉丝,月均能带来300+到店客人。说实话,刚开始真是什么都不懂,跟着网上那些”干货教程”照搬,结果越做越迷茫。今天就把我摔过的跟头和摸索出的野路子分享给大家。
别把小红书当美团用
刚开始我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把小红书当成另一个美团,每天发菜品九宫格+价格表。直到有天看到一条爆文:”为什么你的探店笔记没人看?因为用户要的是情绪价值不是菜单!”这才恍然大悟。现在我会拍厨师颠勺的瞬间、顾客举着食物比耶的照片,甚至后厨阿姨揉面的特写。上周有条”凌晨三点准备早餐”的视频突然火了,播放量破百万。
评论区才是隐藏流量池
有个做美妆的朋友告诉我:”小红书的评论区比正文更重要”。我把这句话记在了手机备忘录里。现在每条笔记发布后,我会用小号在热门评论下面互动,比如有人问”这家店在哪”,我就回复:”被你发现啦~具体位置在…”。上个月有篇笔记因为评论区互动特别活跃,系统直接推上了本地热搜。
三个被忽视的运营细节
1. 发布时间:别信什么”早上7点黄金期”,我们测试发现晚上9-11点本地用户活跃度最高
2. 标签技巧:除了#探店 还要加#上班族晚餐 #周末brunch这种长尾标签
3. 爆款复制:把点赞最高的笔记拆解成模板,比如”环境+菜品+价格”的三段式结构
如何打造记忆点?
我们店有个”每日限定甜品”活动,每次只做10份。有顾客为了吃到特意提前来排队,这种稀缺性反而成了传播点。记住:让用户觉得”错过今天就没了”比”天天打折”更有吸引力。
数据不会骗人
刚开始我觉得点赞高的内容就是好内容,后来发现转化率才是王道。现在每条笔记都会挂载团购链接,发现带”学生党必看””带爸妈吃饭”这类标签的笔记,实际到店率能高出3倍。
关于”餐饮店如何在小红书快速起号”的补充思考
看到那篇《小红书餐饮账号冷启动指南》里说要坚持垂直领域,但我认为初期可以适当”破圈”。比如我们除了发美食,还会分享员工故事、食材溯源等内容。有个讲养鸡场老板的vlog意外收获了很多宝妈粉,她们反而更愿意带孩子来用餐。
三个实用问题解答
新店没有装修怎么拍出高级感?
重点打造”氛围感”而不是”豪华感”。用自然光+浅色餐具,背景虚化突出食物主体。我们用手机原相机+美食滤镜APP,成本几乎为零。关键是要有稳定光源,阴天可以买补光灯,百元内就能搞定。
怎样引导顾客主动发笔记?
在收银台放小卡片:”晒图@我们送饮料”比”好评返现”效果好十倍。上周有个大学生拍的”暗号挑战”视频突然爆火,现在每天都有顾客问今天暗号是什么。记住:让用户觉得有趣比直接给优惠更有传播力。
要不要找网红探店?
试过三次发现效果差异很大。后来总结出规律:粉丝1-5万的本地生活博主性价比最高,他们更愿意配合拍摄要求。记得要谈好”必须发布48小时以上”的条款,有个博主发了1小时就删视频,气得我差点投诉。
最后想说,小红书运营就像谈恋爱——你真心对待用户,用户才会用流量回应你。那些刷量买粉的套路,终究走不长远。与其研究平台算法,不如多想想怎么给顾客创造惊喜。毕竟,好吃又有趣的东西,永远不缺传播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