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读取《https://img1.baidu.com/it/u=513712880》、《https://img0.baidu.com/it/u=1220614900》、《https://img1.baidu.com/it/u=3102220666》文件的内容。其他文件已阅读并为你总结如下:
做了两年小红书运营,今天想和大家掏心窝子分享一个真实经历——去年我负责公司小红书账号招聘板块的运营,从0到1搭建起一个垂直类目账号,结果三个月内自然涨粉8万+,收到200+份有效简历,最夸张的是有求职者直接私信说”看到你们的笔记就决定来面试了”。今天不说虚的,就聊聊那些官方教程不会告诉你的骚操作。
复制
记得刚开始接手这个项目时,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扒拉所谓”干货教程”。直到有天刷到@餐饮老张 的笔记,他说”在小红书搞引流最好的办法不是发广告,而是让用户觉得你在帮他解决问题”,这句话直接让我顿悟。后来我们团队摸索出一套”场景化招聘”的玩法,具体来说就是把枯燥的岗位信息包装成职场人真实遇到的困境解决方案。
比如我们策划过一个爆款笔记《行政专员面试避坑指南》,表面看是分享面试经验,实际暗戳戳植入我们公司的招聘信息。笔记里详细列举了”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带薪年假天数”这些求职者最关心的细节,评论区直接炸锅。有个妹子留言说:”本来只是想看看攻略,结果发现你们公司福利比我现在的好三倍!”第二天就来约面试了。
说到这里必须吐槽下某些”专家”教的套路。什么”一天发十条笔记””必须买粉丝头条”都是扯淡!我们团队实测发现,每周保持3-4篇高质量笔记的节奏,配合精准的关键词布局,效果远比无脑堆量强。特别是招聘类内容,用户决策周期长,重要的是建立信任感而不是刷存在感。
其实在小红书做招聘,最重要的是要站在求职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很多求职者关心的是公司文化、工作氛围、成长空间等软性因素,而不是简单的薪资待遇。我们曾经做过一个测试,同样是招聘新媒体运营岗位,一篇强调”轻松自由的工作环境”的笔记阅读量是另一篇”高薪诚聘”笔记的3倍。
运营小红书账号,内容为王永远是真理。我们团队总结出一套”3×3内容法则”:每周3篇笔记,分别对应行业干货、员工故事、公司福利三个维度。比如上周发布的《从实习生到团队负责人,她只用了8个月》就是典型的员工成长故事,这种真实案例最能打动求职者。
说到引流,不得不提我们玩得最溜的”评论区截流”技巧。具体操作是在热门招聘笔记下抢热评,用”我们公司正在招同岗位,感兴趣可以私信了解详情”的话术引导流量。但要注意评论要真诚自然,千万别带硬广链接,否则分分钟被封号。
最后分享个血泪教训。上个月我们尝试找外部kol合作推广,结果花了两万块只带来不到50个有效咨询。反观团队自己运营的账号,虽然粉丝量只有kol的十分之一,但转化率却是对方的五倍不止。所以说啊,在小红书搞招聘这事,真不是砸钱就能解决的,关键还是要懂平台规则、抓用户痛点。
正如之前@餐饮老张 说的那个控贴玩法,其实完全可以移植到招聘领域。我们试过在”应届生求职攻略””转行经验分享”等热门笔记下巧妙植入公司信息,效果出奇地好。不过这个操作需要把握好度,千万别做成硬广,不然分分钟被平台限流。